七中系,教科院系,川师附属系入驻,温江家长咋个选?

时间:2025-11-11 01:37:36 来源:孝感市某某涂装工程维修站

前段时间,中系驻温官方公布了8所“小-初-高12年贯通培养”试点学校,教科江其中3所都在温江,院系潜江市某某系统技术维修站分别是川师长咋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温江嘉祥外国语学校和温江东辰外国语学校。附属无一例外,系入这3所都是个选民办学校。

温江的中系驻温民办教育资源大家是有目共睹的,相当丰富且整体水平都很拿得出手。教科江

比如前面提到的院系实外和嘉祥,都属于成都头部民办教育集团,川师长咋知名度高,附属办学口碑也一直在线。系入

实外虽然地处温江,个选但属于市直管学校,中系驻温小学和初中面向全成都招生,高中面向“5+2”区域和温江招生。从地理位置和招生名额来看,对温江本地学生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温江嘉祥目前只有小学和初中。这次试点,它将与锦江嘉祥联合开展初高中六年贯通培养。

温江东辰,可能“5+2”区域的潜江市某某系统技术维修站家长不太熟悉,但提到绵阳东辰,很多家长应该有所耳闻。这两所学校同属东辰教育集团,温江东辰是东辰在成都创办的一所K12学校(十二年一贯制),2019年正式开学。虽然办学时间不算长,但从家长反馈来看,教学质量还是可圈可点的。

随着贯通培养试点的推进,这3所学校未来的关注度估计还会更高。

又比如温江区二十一世纪学校,是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学校在京外开设的第一所分校,学校设有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有北京总校经验托底,办学模式也很成熟了。


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

除了民办教育,温江的公办教育资源这几年也有显著提升,尤其是初中和高中阶段。

过去,温江家长经常吐槽:“温江太缺公办高中了,数量和质量都有待提升”。之前,温江的公办高中只有两所——温江中学和温江二中。这两所学校招生体量不小,今年在本区招生都超过800人,去年温江中学甚至超过900人。

即便如此,对考生来说,选择面还是偏窄。如果不考虑民办或考不上“5+2”区域的高中,那大部分人都会从这两所学校中做选择。相对来说,温江中学的录取分数线要高出不少。


菁才中学

不过,市教科院领办的科创中学和七中领办的菁才中学相继落地温江,在为区域新增两所高中的同时,也带来了小学和初中学位的同步增长,让全区公办教育资源整体上了一个台阶。

去年9月,科创中学正式开学。这所学校背景不简单,不仅是市教科院领办,还是四川首个“院士领衔+博士驻校”创新示范校,采用“一校两区四学部”模式,包括金马校区的高中部、初中部,以及涌泉校区的小学部、初中部。

其中,金马校区初中部、高中部和涌泉校区小学部去年已开始招生,涌泉校区初中部今年也正式启动。

市教科院在高新区领办的教科院附属学校和教科院附属中学,一直口碑不错。前者是指标到校大户,后者高中录取线稳居全市前十,竞赛成绩尤其突出。

科创中学是成都教科院创办的第二所高完中,在教科院附中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学校管理会更加成熟,同时也会突出科创办学特色。


科创中学的人工智能实验室

今年,成都七中领办的菁才中学也正式开学。最初官宣时,涌泉和永宁两个校区都只有初中,后来永宁校区确认增设高中部——对家长来说,算是一个不小的惊喜。

连续新增两所高起点高中,不少家长表示很期待。但也有部分家长心存顾虑:牌子是很大,但领办学校的实力到底怎么样?毕竟是新学校。

不过从家长的反馈来看,今年区指标分配中,很多学生都优先选择了菁才和科创。可见,大家还是比较看好这两所学校的。

中考多少分有机会读这两所高中呢?

温江区的中考划线在“5+2”以外算是比较高的,今年的普高线是495分。由于团长暂时未在官方渠道查询到温江各高中在区内的具体录取线,我们只能参考它们面向“5+2”区域的录取情况(温江的家长如有可靠数据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去年,科创中学高中部首次招生,在“5+2”区域统招录取线为570分,对应位次10106名;今年提高到583分,位次10948名。这个分数和位次,与“5+2”区域的中和中学、八中、十八中等学校接近。

而菁才中学,凭借成都七中的背景,获得了更多关注。今年首次招生,在“5+2”区域的统招录取线就达到598分,位次8746名,与玉林中学、石室成飞录取线基本持平,处于中上游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所学校在“5+2”区域的录取线都超过了温江中学——在菁才和科创开办之前,温江中学一直是区内最受关注的公办高中。

当然,这并不是说菁才和科创已经“后来居上”。作为新学校,它们还需要时间沉淀和发展。

不可否认的是,这两所新高中的出现,对温江教育而言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增量。

它们最直接的好处,是让考生和家长有了更多选择,有助于留住本区优质生源,让学生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同时,它们的加入也激活了区域的教育格局,形成了新的竞争态势,这会触动原有老牌学校主动求变、提升办学活力。从长远来看,这对全区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是非常有利的。

今年,温江中学也迎来了新校长李佳琰。她曾是嘉祥锦江校区物理竞赛主教练,后来参与创办天府七中,并担任天府新区元音中学的创校校长。新校长会为温江中学带来哪些变化,家长们可以持续关注。


温江中学

虽然高中数量增加了,但两所新校的招生名额都不多。

今年,科创中学面向温江招250人,面向“5+2”招50人;菁才中学面向温江招110人,面向“5+2”招100人。新高中初期招生数量偏少可以理解,但也有家长提出疑问:明明是区属高中,为什么菁才接近一半名额都给了“5+2”区域?

确实,比起温江中学和温江二中,菁才和科创的招生计划偏少,竞争也更激烈。从家长的角度看,如果能增加在本区的招生计划,对温江考生会是更实际的利好。至于未来这两所学校会不会增加招生名额,大家以当年官方公布的招生计划为准。

相对来说,温江的小学和初中资源比较丰富。

温江整体是“南城北林”的空间布局,成温邛高速公路以南人口更集中,教育及生活配套也更成熟。

东大街一小是百年老校,在区内认可度很高。东大街二小、庆丰街小学在本地也很有口碑。这3所本土品牌学校还分别领办了鹏程小学(东一领办)、政通小学(东二领办)和花都小学(庆丰领办)。

不过,部分热门小学学位紧张,入学时对落户时间有要求。东大街一小、东大街二小、庆丰街小学、区实验校、光华实小、花都小学、鹏程小学、政通小学这8所学校,在满足“两个一致”基础上,还要求孩子在入学当年8月31日(含)前落户满一年,否则将被统筹入学。

几所新办初中的招生方式略有不同。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温江实验学校,这是由川师教育集团领办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小学和初中于去年9月同步开学。

初中部实行“划片+摇号”结合的方式招生,一部分名额面向温江十四片,另外还会还拿出部分名额全区摇号。

此外,科创中学涌泉校区面向第八片区招生,菁才中学永宁校区、涌泉校区和科创中学金马校区则实行全区摇号。这种方式比较常见,既能减少学位浪费,也有利于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全区摇号机会均等,对家长来说也更公平。


来源:温江教育



前几年,温江的公办教育更多依靠本土资源的内部发展和循环,思路很清晰——借助本地品牌校多年积累的优质资源和成熟理念,推动自身发展。

而最近几年,温江开始积极引进外部优质资源,无论是七中系、市教科院系,还是川师附属系,都是成都教育领域的头部品牌。相比本土教育品牌,这些新学校起点更高,未来能否带动区域教育实现更大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bst.laoying.s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