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购房“零首付”隐藏多重风险

近日,零首付部分城市发布风险警示,经济个别楼盘违规推出“零首付”购房活动。日报梅州市某某装饰材料有限公司所谓“零首付”购房,购房就是隐藏百分之百用贷款买房。这样做,多重看似买房压力较轻,风险实际上存在不少隐患,零首付背后的经济风险需警惕。
监管政策明令禁止“零首付”购房。日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购房中国人民银行、隐藏原中国银监会2017年联合发布通知,多重严禁房地产开发企业、风险房地产中介机构违规提供购房首付融资;严禁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零首付梅州市某某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违规提供“首付贷”等购房融资产品或服务;严禁个人综合消费贷款等资金挪用于购房。
“零首付”购房暗藏违规操作、骗贷等法律风险。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银行不可能允许借款人“零首付”购房。于是,个别房企、中介机构就想了两种涉嫌违法违规的“办法”。一是房企或中介机构先为借款人垫付首付款;二是签订阴阳合同,或虚假抬高房屋价格,进而增加银行贷款额度,把首付款“贷”出来。由于违法违规操作不能在合同中予以约定,也就得不到法律的保护,一旦房企不兑现承诺,购房者可能“房钱两空”,还涉嫌骗贷。
此外,“零首付”购房会增加借款人债务负担。个别房企、中介机构之所以推销“零首付”购房,正是瞄准了部分购房者短期资金不足的痛点。殊不知,这个看似能够缓解资金困难的操作,实际上却会加重经济负担。房屋价格被高评,借款人的贷款额度被提升,即使贷款能顺利发放,借款人的还款额也陡然增加。看似“前面”省了钱,实则“后面”多花钱。
目前,我国房地产信贷政策已进行了多轮优化,首付款比例持续下降。5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调整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政策的通知》,将首套房最低首付比例从不低于20%调整为不低于15%,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从不低于30%调整为不低于25%,购房门槛进一步降低。
借助金融服务的力量满足购房需求,应通过合法合规的途径。购房者要结合自身具体情况,统筹考虑、量力而行,尤其要警惕过度加杠杆行为。
(责任编辑:焦点)
- “一梨润三秋”吃梨有啥讲究?推荐4个“黄金食梨法”
- 广州拟放宽入户条件:新增投资纳税入户和安居乐业入户
- 漏气加快!国际空间站陷入“危险状态”
- 北京警方破获假结婚伪造借贷关系虚假诉讼案
- 阿富汗地震千人遇难
- 杉杉股份董事长再生变!郑驹辞职,80后继母上任
- 京沪高铁被称为“中国班味最浓高铁”?现场直击
- 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市一公寓遭袭 已致5死24伤
- 现场:先发制人!中方代表预判美国代表发言
- 北京地铁的招聘广告火了,网络炸锅,到底可信吗…
- 颜值是她最不起眼的优点:一文带你了解今年珠海航展最火女飞行员
- 鞠躬道歉后,黄晓明再发声:觉得自己40岁之前很傻
- 卢卡申科结束访华,启程回国
- 四川宜宾警方悬赏的39岁男子唐亮在云南芒市落网,涉嫌杀害13岁初二女生
- 美国又使阴招了
- 中国女子开风俗店,强迫女同胞工作!其夫在逃
- 首批“迷你”公交车上岗平谷微循环线路
- 大四学生挂8科后失联多月被发现溺亡,警方初步排除刑事案件
- 从电力实验室到川藏天路,这堂思政课让少年读懂匠心与担当
- 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市一公寓遭袭 已致4死18伤
- 现场|天兵科技巩义现场工作人员:正在寻找黑匣子、收集火箭残骸 views+
- 中广核质子治疗装备制造基地通过竣工验收 views+
- “谁该负责?拜登亲人与团队互相指责” views+
- 索马里一军事基地遭汽车炸弹袭击 至少3人死亡 views+
- 新政落地后首个双休日,北京楼市整体成交回暖 views+
- 编书者说 views+
- 老师,原来人生不只沙漠,还有旷野! views+
- 最新!南京各大高中和职校预估分数线来了! views+
- 乌总统:已有3310人通过换俘计划回到乌克兰 views+
- 出人意料!OpenAI直接销售自家AI模型收入超过微软转售 views+